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文章來源:前街咖啡作者:新鮮烘焙好咖啡的

導讀每天咖啡店在營業(yè)前都會忙碌于準備工夫,其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就是調試濃縮咖啡。之前有小伙伴也問到了意式咖啡機用的咖啡粉要多細?

意式濃縮咖啡的研磨度問題像手沖、冰滴這類的滴濾式咖啡,本身研磨的顆粒會比較粗,我們還可以使用篩網進行辨別。但意式濃縮咖啡機所要求的研磨度是盡可能的細,肉眼觀察如塵埃般。而且對于意式濃縮咖啡的研磨度也有兩個問題,一是意式咖啡機器的不同對于研磨度的要求也有細微的差別,二是磨豆機研磨成這么細的粉末,刀盤容易出現(xiàn)磨損,磨損明顯就會使影響磨豆機的精細度。

特別是第一個原因,在一些客人有意式咖啡機卻沒有磨豆機的情況下,前街在幫客人預磨只能按照自家出品使用的研磨刻度進行研磨,就會出現(xiàn)咖啡機規(guī)格不同而導致不能100%精確匹配的研磨度。(下文會說到研磨度與機器的關系)為什么需要頻繁地調磨?這里的「頻繁」是與手沖比較的,在手沖中每一款咖啡豆的研磨刻度基本都是固定不變的,而意式咖啡的研磨度每天至少1-2次調試。原因就在于受當天的氣壓與濕度的影響,加上磨豆機的精細度問題,研磨出來的咖啡粉肉眼看似沒有任何變化,但扣上咖啡機上,按下萃取按鈕,是粗是細一下子就表現(xiàn)出來了。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調試意式磨豆機是為了配合“矯情”的咖啡機(畢竟?jié)饪s咖啡好不好喝它有一半的話語權)。

那么怎樣調整適合意式咖啡的研磨度日常中調試濃縮咖啡改變的參數(shù)大多只有研磨度,而研磨的調整往往就只有那么不起眼的0.1格。

在調磨前,我們要明確幾點目標,第一,為什么需要調磨,因為萃取的濃縮咖啡不符合我們預設的要求,包括萃取參數(shù)要求與風味。第二,調磨的時候要做到其他參數(shù)盡可能的保持不變,例如熟練精湛的布粉壓粉技巧,粉量液量的一致,不然你調磨就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意式用的磨豆機結構一般為橫向平刀,外面就會有一個刻度調節(jié)盤,上面刻有刻度,數(shù)值越大研磨越粗。以前街使用的飛馬磨豆機為例,意式的研磨度在1.5-2.5之間徘徊。

在日常的調試中,我們會遵守一個萃取公式原則,即粉量、萃取咖啡液與萃取時間。粉量與咖啡液就形成一個粉液比例關系,一般為1:2,而萃取時間則在20-30秒之間。例如前街在一次萃取中使用20克粉萃取了40克咖啡液,所用的時間是18秒,這顯然是快了,也就是咖啡粉粗了,所以需要調細,又因為18秒與20-30秒之間相差并不是很大,所以調的時候可以調細0.1-0.2格。前街在調細了0.2格之后,萃取的時間為23秒,這符合萃取公式,但并不一定就是好喝,所以還要進行品嘗,找出不足,再進行微調。

又比如前街在一次萃取中使用20克粉萃取了40克咖啡液,所用的時間是48秒,而且第一滴咖啡液是在15秒之后才出現(xiàn),在確定粉量與壓粉等都沒問題的情況下,確定是咖啡粉過細了,咖啡粉的阻力太大,導致水無法滲透粉層。所以需要調粗,又因為距離20-30秒的區(qū)間過于遙遠,可以先調粗0.5格觀察萃取時間,慢慢調整過來,一般需要2-3次萃取才能確定。關于家用意式機的萃取建議有不少玩家家里配備了意式咖啡機以及磨豆機,但品嘗出品量比較少,大約一天也就1-2杯,那么如果每天為了這么1-2杯要調2-3次濃縮顯然是有點勞民傷財。對此前街就給下幾點建議。1.載粉量為粉碗推薦粉量的最大值,例如前街使用的粉碗合理容量為18-20g,選取20g的載粉量會更加穩(wěn)定。

2.由于平時出品量少,所以對于磨的損耗問題影響就不會太大,在第一次使用時調好研磨度并記錄下來就可以了。平時萃取一杯兩杯的就按照那個個研磨刻度,1:2的粉液比例,時間控制在20-30秒就沒問題了。又有人會問,20-30秒之間相差10秒,如果一杯萃取20秒,另一杯萃取30秒,它們的差別大嗎?首先肯定的一點是有區(qū)別,但基本上都符合合格濃縮的萃取范圍,如果你不是單喝濃縮咖啡,而是需要加奶做成拿鐵咖啡,或者加水做成美式咖啡,這樣都話,差別會大大被縮小,如果不是為了學術研究的話,基本在風味品嘗上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負面感受。- END-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