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精品咖啡界的咖啡師,愛好者們大家好。對于改善萃取來說,找到更匹配自身系統(tǒng)的粉碗、粉錘是最為直接也是最容易看到效果的方式。不過因此大家也常常會忽略分水網(wǎng)的作用,其實選擇一個好的分水網(wǎng),可以讓熱水在正式建壓萃取前,均勻填充粉餅上層的“預留空間”這是我們對均勻萃取的前提。之前也有很多朋友留言問能否詳細說下VST,那主要是因為VST網(wǎng)絡間相關的文章和測評已經(jīng)很多,而IMS又是大多咖啡機品牌的御用供應商,所以我想分析IMS可能更具普遍性,如果大家真的有需求,以后有機會,我再單獨寫一篇針對VST的觀點吧。在上一篇中我們用IMS粉碗來做舉例介紹,那在本篇中,我們再來了解下IMS的分水網(wǎng),以及我對分水網(wǎng)這個配件的觀點。分水網(wǎng)上代碼的含義跟粉碗一樣,他們家的分水網(wǎng)也有一套自己的代碼,所以還是先幫大家梳理下每個代碼的含義,以便更好理解,我們用這款代碼為MA200IM來舉例: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MA--兼容性 ,不同咖啡機品牌對應的代碼不同,比如代碼MA就是兼容辣媽系的沖煮頭,IMS的分水網(wǎng)根據(jù)不同設備的沖煮頭,設計了很多形狀。200--過濾精度,指分水網(wǎng)密度,(IMS有兩種微米精度)IM--形狀類型,指過濾膜工藝,(IMS有兩種過濾膜類型)兼容性型號以下首字母就是對不同品牌咖啡機的兼容性列表:MA –LaMarzocco、Synesso、SlayerE61 – Faema、SANREMO、Kees、Wega、VBM、Expobar、Bezzera、BFC, Bianchi、Brasilia、D.I.D. L’Orchestrale、ECM、Fiorenzato、Grimac、Iberital、La Nuova Era、La Scala、QualityEspresso、Rocket、Royal First、SV - SAB、VFASR– Nuova Simonelli, RancilioSI– Nuova Simonelli, Victoria Arduino, MavamCI– La Cimbali, Astoria, Elektra, BrasiliaRA – Rancilio、PromacGA – GaggiaSM – La San Marco, Astoria 、Wega、SMALL GROUPSP – La SpazialePS:某些咖啡機品牌設計了不同型號的沖煮頭,需要對應購買(注意,買錯型號無法使用)WM、IM(過濾膜類型)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WM– 金屬絲濾膜(WIRE MEMBRANE)通過折疊工藝把不銹鋼壓在金屬絲濾膜上,所以使用此技術的分水網(wǎng)無需焊接也沒有焊點,并且這類分水網(wǎng)具有35微米的極高過濾能力,可以避免細粉吸入電磁閥,延緩電磁閥老化或閥芯無法正常關閉的情況(沖煮頭關閉不緊,漏水的情況大多就是電磁閥問題)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IM– 集成膜(INTEGRATED MEMBRANE)由單層不銹鋼制成,因為是單片不銹鋼,所以此類分水網(wǎng)的清潔非常簡單方便,不會有細粉卡在兩層不銹鋼中間,無法清潔最終導致出水不均勻的情況發(fā)生,集成膜的過濾能力在200微米左右。RNT、NT(特殊加厚、納米鍍層)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RNT– 加厚納米鍍層金屬絲濾膜(REINFORCED MEMBRANE SHOWER)不銹鋼底座加厚設計(厚度達0.8mm)再噴上NANOQUARTZ材料的納米涂層,最后再壓入金屬絲濾膜,過濾能力在200微米左右,具有更高的使用壽命與分水能力。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NT–納米鍍層集成膜,過濾能力在200微米左右,在集成膜上噴上NANOQUARTZ材料的納米涂層,除了抗菌與更易清潔外,還能達到極致均勻分水的目的。IMS系列型號

圖片來自IMS產(chǎn)品手冊E6135WM、E61200IM、E61200NT、E61200RNTMA35WM、MA200IM、MA200NT、MA200RNTRA35WM、RA200IM、RA200NTSI35WM、SI200IM、SI200NT、SR200RNTCI35WM、CI200IM、CI200NTGA35WM、GA200IM、GA200NTSM35WM、SM200IM、SM200NT、SML200IMSP200IM、SP200NT、SPD200IM、SPD200NT現(xiàn)在大家能看懂他們家分水網(wǎng)代碼含義了吧。簡單來說,代碼的前字母是相匹配的咖啡機型號中間數(shù)字是過濾精度(35微米、200微米這兩種)后字母則是過濾膜類型(金屬絲濾膜、集成膜這兩種)最后少數(shù)型號的分水網(wǎng)會有,納米鍍層或加厚鍍層這兩個版本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主流品牌的分流設計當然,除了分水網(wǎng)外,還有一個部分你是一定需要了解的,就是咖啡機的分流設計,在此我列舉幾個主流品牌,不同品牌設備對于沖煮頭的出水設計都有自己的考量,比如:黑鷹是一條斜水柱打在中間這塊8眼黃銅片后,再分流到分水網(wǎng)上。

圖片來自自拍辣媽是一條正水柱打在中空螺絲釘內(nèi),螺絲釘分流出四條水柱,再到分水網(wǎng)上。

圖片來自網(wǎng)絡Kees則是在出水口內(nèi)部就先做了分流系統(tǒng),直接到分水網(wǎng)上。

圖片來自自拍Storm是在出水口內(nèi)部先做第一次分流,打在中間的8眼不銹鋼片(第二次分流),最后再到分水網(wǎng)上(第三次分流)

圖片來自官方介紹當然從設計上來看,分流次數(shù)越多,效果也會更好一些,不過這邊我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分流次數(shù)越多則意味著,萃取熱水在正式接觸粉餅前,會被中間的分流設計吸掉熱能。所以不同的沖煮頭設計,由于放水的時間與時機不同,該部件達到熱平衡的狀態(tài)是很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總有人覺得沖煮頭的PID溫度設定,與實際萃取水溫不符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測溫點、取水點、進水方式則是另外三個影響控溫的重要因素,我們以后有機會再詳談。寫在最后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不管是什么咖啡機,新買時出水狀態(tài)都挺漂亮,但當使用了一段時間后,原本能均勻分散的水流,就結合成一兩條流狀了,原因是新的分水網(wǎng)表面比較光滑或者多少都有一點涂層,當用藥粉逆清洗多了后表面逐漸毛躁,即使是涂層也會逐漸被洗刷掉,導致分流的狀態(tài)越來越差,如果沖煮頭的源頭出水都不均勻,那我們還談什么均勻萃取呢?早年間,我在朋友那使用過一個MA200NT鍍層版本的分水網(wǎng),出水狀態(tài)跟淋浴頭一樣均勻,非常漂亮,不過這樣的分水網(wǎng)即使現(xiàn)在,一片要價差不多也在300人民幣左右(不加國際運費)但隨著使用時間推移,分水狀態(tài)同樣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糟糕。所以在我看來,分水網(wǎng)其實屬于消耗品。視頻來自自拍

-歡迎關注作者公眾號 -▼

版權信息:以上文章內(nèi)容轉載自【咖啡才鳥】,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作者:咖啡才鳥James侵權請聯(lián)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