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天眼查數據顯示,6月13日,喜茶主體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投資成立昆明美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幣,由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fā)、技術服務;玩具設計及開發(fā);動漫設計等。

看來,喜茶不滿足于只賣飲品,而要做科技公司,持續(xù)發(fā)力周邊。

在外人眼中,喜茶的心思很大。
從廣東江門的小巷,開到北京的三里屯;從一杯奶茶演繹成一種生活方式;從一門不過十萬的街邊生意發(fā)展為估值80億的大事業(yè)。

經過7年的發(fā)展,喜茶已經成為行業(yè)中數一數二的頭部品牌,從80億的估值來看,雖然有爭議,有質疑,但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市場對喜茶的一種認可。
進入門檻低,同質化嚴重,茶飲的以上痛點常常被詬病。但與這個行業(yè)中的大多數主體不一樣,喜茶走出了這個局,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高地,它的很多做法,已經成為這個行業(yè)的風向標。
這被認為是喜茶在市場競爭中最大的護城河,對手沒法復制,也不好逾越。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無疑喜茶手中握著一副好牌,剩下的就是如何出牌。
其實,關于品牌戰(zhàn)略的推進,喜茶一直在做,至少開始于三年前。2016年,整個行業(yè)還沒有意識到資本的力量之時,喜茶拿到了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的1億元融資。

彼時這被媒體解讀為:聶云宸數量級地抬升了喜茶的品牌維度,也給追跑者直接設立了一個極高的門檻。
拿到大錢后的喜茶,至少做了兩件事:一個就是持續(xù)不斷地給品牌賦值;第二就是品牌IP的延伸和復合開發(fā)能力。
一個品牌要持續(xù)經營下去,要不斷有新的東西,要不斷帶來新的消費刺激,因為消費者在需求和年齡結構上都在變。

產品上,喜茶sku拉新的速度一直在加快,現在幾乎每周都有新的東西冒出來。空間的營造上,結合店面所在地的本埠文化,構建了“千店千面”的格局,儼然已經成為當地的文化和旅游新地標。
近年來,喜茶又頻頻地跨界和聯名,從岡本到潮牌,到可口可樂與寶潔、小黃鴨和emoji,還有美妝品牌歐萊雅和百雀羚,不斷地給品牌注入新鮮感。

另一方面,借勢品牌的影響力,喜茶也在不但增加自己的變現能力。產品的賽道不斷拓寬,除了傳統(tǒng)的茶飲,咖啡、酒和輕食,都有涉獵。顧客想要的東西,喜茶都想提供。
而且2018年底成立了專門的IT事業(yè)部,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捕獲有關用戶、產品和市場的大數據,來升級門店和增加銷售。

此外,就是喜茶周邊的開發(fā)。2017年就開始推出周邊。2018年的周邊更達近百件,涵蓋美妝、服飾、生活三大類。很多產品出現秒空的現象。

截至目前,喜茶已開出220家直營門店,遍布全國28個城市,其中有兩家在新加坡。營收方面,在去年8月,喜茶已經實現月銷售額破億元的“小目標”。平均單店單月流水100多萬,最高的一家單月營業(yè)額能到300多萬元。


新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fā)、技術服務;玩具設計及開發(fā);動漫設計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喜茶再為周邊開發(fā)持續(xù)加碼。
在品牌IP的加持下,喜茶嘗到了周邊好賣的甜頭。喜茶的周邊到底有多火,我們來看看:

微信上有喜茶靈感鋪,專賣他家的周邊。今年春節(jié)推出的一款港風麻將,每套售價499元,竟然秒空。據傳,全國賣出的產品量,營業(yè)收入保守估計大概在百萬左右。
相對于賣奶茶起家的喜茶來說,周邊只能是副業(yè),但副業(yè)也能賺大錢,拿星巴克為例,早年前,在全年營收貢獻的占比中,他的禮品卡就高達25%。所以,喜茶樂此不疲。也被業(yè)界認為是喜茶未來發(fā)展的另一重要抓手。

除了能賺錢,好的周邊還有另一層好處,就是利用流行元素和符號,為年輕消費群體樹立潮流標桿,營造最懂消費者的感覺,以此來貼近和粘接目標消費者,不斷地為自己的品牌增加附加值。

喜茶的新年禮包就暗合了此種邏輯:HEY PEACE衛(wèi)衣,典型的嘻哈風格,代表著品牌更加注重討好95后、00后這類新年輕的消費族群。

星巴克也是如此:比如貓爪杯,正因為符合了部分群體的心理而引發(fā)了排隊購買潮。
此外,開發(fā)品牌IP的衍生價值,在衣食住行等各種場景完成對消費者的高觸達和粘接,并拓寬優(yōu)勢品牌的帶貨能力,以此來增加盈利能力。也是喜茶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END—————中國飲品快報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yè)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